农家书屋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随着这项工程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农民因读书改变了命运。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全国已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中央财政投入累计已超过200亿元。这是近年来国家投资最多、覆盖面最大,也是最受社会关注的一项惠民工程。
很多媒体都对农家书屋工程进行了跟踪报道,而一些专家学者也相继对农家书屋进行调研,大家对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农家书屋的图书到底能不能真正适合当地农民使用,农家书屋的图书、报刊会不会进行更新,以及如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非常关注。
农民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根据农家书屋官网的说明:“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全国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图书不少于1500册,报刊不少于2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应该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由于它设在每一个行政村,这对于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人可能会感觉读书的人变少了,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曾先后多次对部分省市农家书屋进行过实地采访,发现很多地区并没有被网络覆盖,农民们对于那些能帮助他们生产、生活的图书非常欢迎,其中很多人就是通过看书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的。
记者还记得2012年在采访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五四村农家书屋时,书屋管理员孟昭影就曾向记者讲过一件让她印象最深的事:他们村里有个瓦工叫王贵颖,他有两个孩子,由于都要上学因此家庭负担很重。孟昭影得知后就推荐他看如何科学养猪的书,没想到他通过看书慢慢掌握了科学饲养技术,每年能挣20多万元。类似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有的农民自己通过看书致富了,就把身边的人也带动起来,一起致富。
图书配备和管理遇到瓶颈
农家书屋工程既然是一项惠民工程,要把它真正落在实处工程建设者、管理者们就要放下架子,多走到农民身边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近日,记者采访了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作为政协委员,他在去年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农家书屋专题调研活动,10多天的调研活动让他感受很多。
“我们去年进行了10多天的调研,先后走访了湖南、内蒙古、山东等地的农家书屋。对于农家书屋,我的总体感觉,首先是图书送下去一定要适合农民阅读,其次是要把这些书管理好,让它们为农民服务好。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综合的服务体系,应该整合各方力量,避免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从最基层开始整合资源,这样既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一个共赢的方法。”陈力说道。
通过这次调研,他们发现大部分地区农家书屋的资源都是由县级以上的新闻出版部门统一配送的,在一个地区之内,几乎所有的农家书屋配送的图书都是一样的,陈力认为这造成了有限的图书品种“百镇千村一面”,相邻书屋间资源同质化的现象严重,图书资源不能共享,读者很难找到与自己生产、生活相关或需要的图书。
为了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服务水平,各地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努力,包括出台相关配套管理规定、考核指标,开展绩效评估、星级评定,以及管理员培训等。但是总体而言,由于缺乏持续的服务保障,有些地区农家书屋建成后不能正常开放。“我们去年在调研时发现,农家书屋目前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也大多未接受过基本的训练,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了书屋服务效益的发挥。”陈力告诉记者。
尝试解决藏书量不多的难题
其实,对于统一配书所遇到的问题,各地都在想办法解决。毕竟一个项目的推进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再加上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很多地方都在尝试一些可操作的办法。
记者还记得在采访吉林省伊通县时,就发现伊通县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们帮助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分类编目,同时还在永清村的农家书屋设立了伊通镇永清分馆。当记者走进永清村的农家书屋时,第一感觉就是和图书馆很像,当时看书的人很多,几乎没有空位子。该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石丽媛告诉记者,她的本职工作是文化站的站长,兼职做农家书屋管理员,他们书屋的书一部分是统一配给的,另一部分是县图书馆的,因此他们的藏书有5000册,“永清村的村民和其他村比起来可是很有福气。”
而在采访通化市东昌区农家书屋时,当地负责管理农家书屋的负责同志也提到了很多书屋的图书数量少,同一批次建成的书屋的配书雷同,基本没有更新渠道等问题。不过他们当时设想的办法是,通过逐步建立分支流动图书站,实现图书流转互换,各书屋可以结合本村图书需求,与其他村进行借阅流转,这样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图书品种单一的缺陷。
其实,自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后,2013年农家书屋就开始进入了提档升级阶段,特别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制定的《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都会对做好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建议全面推广“总分馆制”
陈力告诉记者,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不少地方在实践中已经开始积极探索,通过与公共图书馆系统开展一体化建设,共享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很好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也积累了一些可推广借鉴的成功经验。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整合农家书屋资源,农家书屋专项资金和经费由市政府直接下达到市图书馆,根据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统一调配。同时,该区还于2011年启动农家书屋通借通还工程,实现了全区237个农家书屋和1家图书总馆、29家镇(社区)分馆全部联网,从而使得处于文化服务末端的农家书屋,可以与区图书总馆和镇(社区)分馆共享图书资源,丰富了农家书屋的图书种类,提升了使用效率。
众所周知,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性的安排,其设计与实施也应该在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与解决。陈力认为,为推进农家书屋工程的科学发展,应着眼于建立长效的运行、发展机制,通过整合现有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对此,他提出了3个建议:第一,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框架下,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统筹规划。第二,将农家书屋与村(社区)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整合,建立以县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将中央财政拨付和地方财政配套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经费统筹使用,集中由县域总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分级配送、有序流转。第三,将农家书屋与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与服务实行一体化管理,人员统一安排、使用,并由县图书馆进行统一的专业指导和业务培训。
据了解,北京市的图书馆早已实现通借通还,那么如果将农家书屋纳入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是否可行?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左安门借阅处的负责人邵武英,她告诉记者,每年北京市都有专门的经费,让他们送书下乡,但每年送书的地点都不一样,通常是赠送图书,配备电脑及桌椅。此外,他们还通过培训当地人员,利用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站中的各种资源,指导当地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当记者问道,如果将农家书屋纳入到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从实际操作来看是否可行?邵武英认为,目前还是有一定难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还达不到,不过远郊区县图书馆可以尝试,毕竟他们离农家书屋更近,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
(来源:中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