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棋牌js6666(官方)app手机版下载


先锋书店钱小华 喧嚣都市中的文化守望者

2012年04月28日

2012年4月23日,南京先锋书店。

夏天的感觉触手可得,但民营书店的冬天还是没有过去。

从去年开始的民营书店倒闭潮,今年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元旦刚过,四川弘文书局、成都时间简史大书坊、上海万象书店、厦门晓风书店就相继打出“关门”告示。3月,杭州又有3家民营书店没能等到政府下拨的300万专项扶持资金,提前倒下了。10年来,全国有近50%的民营书店倒闭。最近两三年,更有1万多家书店“集体消失”。曾经是城市文化地标的实体书店,已经到了最危急时刻。

一片萧瑟中,南京的先锋书店却似乎活在别处。去年年底以来,先锋连开3家分店,上周又在无锡惠山古镇开了新店。逆市而动,是当年先锋败走夫子庙后理想主义式“硬撑”的再次重演,还是真正找到了生存密码?

作为南京的文化地标,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先锋的故事值得一读。进到店里,刚和思想者的雕塑擦肩而过,我们又被一条近百米的图书长廊震撼。长廊的尽头,站着店主钱小华。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四面墙都是书,随手可及的书香中,我们的对话开始了。

谈危机

“危险期”才刚刚开始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波及全国的民营书店倒闭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钱小华(以下简称钱):网络书店的低价冲击是最大原因。对很多读者来说,现在的实体书店只是网络书店的样板店,他们来书店,只是看看哪些书值得买,这边看完,那边上网就下订单成交了。

对实体书店来说,这实在是件很可悲的事,因为这根本是一场不平等的竞争。买100送200,全场四折……为什么网上书店敢这样卖书?对他们来说,图书不过是吸引点击率的幌子。低价,可以为他们吸引眼球,引起关注,只要有了人气,图书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网店其他商品的销售来弥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模式。但这种做法,是在牺牲一个民族的文化,这场仗,我们输得不甘心。

记:在上海、杭州相继出台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后,民营书店是否会很快迎来春天?

钱:几乎不可能。首先这一扶持政策并没有得到其他地方的响应。另外,扶持资金虽然有几百万,但那么多书店一分,还是杯水车薪。我是比较悲观的,我觉得实体书店未来5到10年都不会好起来,它的危险期才刚刚开始。网络书店不过是压倒骆驼的第一根稻草,第二根稻草“电子书”马上就来了。电子阅读必将成为趋势,这两年的图书订货会上,图书馆的订货量逐年下降,原因是他们都去买电子阅读器、电子书了。现在,国外很多图书馆都可以借阅电子书,还开了不少电子阅读书店。

我每天早上一醒来,看到的都是危机,非常怕看新闻,就怕看到哪家书店又倒下了。民营书店的危机,其实离我们很近。仓巷的书店一条街,现在一家都没有了。夫子庙以前有大大小小书店一二十家,现在都没了。太平南路过去也有十几家书店,现在只剩下一家了,房租一年七八万,也快撑不下去了。长三角批发市场现在关了很多。

记:那么实体书店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钱:我认为,实体书店只有能为读者提供网购所无法给予的美好体验,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机。我定义的美好体验,就是书店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内容,更要关注人性,给读者以舒适的享受。比如,先锋总店的沙发和椅凳,加起来能坐200多人。在某一个角落,会给读者提供一盏便于阅读的壁灯。我理想中的书店,还是一个公共图书馆,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受到尊重,不买书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呆上一天,不消费也可以坐下来看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性之美、书性之美。

精神方面的体验也很重要。先锋每年要举办诗歌节、读书会、摄影节、创意展等100多场活动,陈丹青、白先勇、贾樟柯、梁文道等重量级嘉宾是先锋的常客。很多学者来南京办活动,都会主动找到先锋。我想,他们看重的,就是先锋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

先锋书店,随处散发着文化的馨香。每一个细节都有讲究,每一件东西都有出处,就连咖啡馆卖的面包、饼干,都是爱德基金会的“智障儿童”制作的。

这里,有一间能看见世界书店风景的咖啡馆。城市之光、查令十字街、诺巴斯巴诺……照片墙上,我们几乎能找到每一家世界知名书店的影像。对钱小华来说,出国就意味着一段寻访书店旅程的开始。这100多张照片,都是他一张张拍回来的。

咖啡馆里的原版书,也是钱小华从各地淘来的。坐在桌前看书,浸润在咖啡的浓香里。忽然,一串银铃般的水声,在地下室的水管里响起,穿过悠长、空阔的空间,渐渐远去。一切,都显得这么近、那么远。

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有先锋有。

谈坚守

16年没卖过一本教辅书

记:业内人士都知道,教辅和少儿图书是书店的两大黄金赢利点,但先锋却没有这两种书,为什么?

钱:有所为,有所不为。开书店虽然也是做生意,但我有自己的选择。一般书店在门口摆的都是畅销书,但我这里放的都是人文图书。我要保持先锋的人文精神、公共精神。

书业不景气,和这个时代的浮躁有很大关系。有人靠钱赢得尊严,赚的钱多,就觉得牛。我不认同,我希望能坚持理想、保持独立。我姓了一辈子的钱,对钱兴趣不大。现在单身一人,不出门的话,每天吃饭20块钱就够了。说到底,我不是个生意人。以前也曾抱怨过:做书太窝囊了,凭我们的能力、脑子,为什么还比不过一个开饭店的!但抱怨归抱怨,我还是要坚持。有人说我是书生意气,但我愿意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书生。文化和思想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希望先锋这样一家书店,能为这个城市的精神提供一个栖息之地。

记:一个人孤独地坚守,累吗?今天的艰难,是否让你想起了先锋当年败走夫子庙的往事?

钱:夫子庙的先锋,是我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一家分店。我一直有一个文化理想,就是在夫子庙开一家书店,改变那里的商业气质。当时的投入非常大,一条书业大道,160米长,14米宽。每一层书架上,都嵌有艺术大师的经典照片;每一根柱子上,都刻有经典诗歌。但很可惜,两年赔了几百万,开不下去了。事实证明,我错了。先锋的品牌、人文气质和周边环境不吻合。

关门的那天,我从店里出来,打了一辆车回家。刚上车,我的眼泪就暴风雨般涌出来,一路上,那个女司机开得很慢,她可能没想到一个男的会哭得这么惨。我哭,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觉得理想破灭了,自己被抛弃了。

记:有过败走麦城的经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为什么最近你连开3家分店,不怕再亏吗?

钱:这几家店情况不同,都是对方主动找我谈,希望引进先锋这个品牌,在租金和租期上给了很大的优惠。从目前试营业的情况看,起码不亏钱。而且,这几家书店各有侧重。开在总统府的文史书店和江苏广电城的文艺书店,走的是主题书店的路子。文史书店里卖的都是有关晚清史、辛亥革命史和民国史的书籍,我们还根据旅游景点的特点,开发了一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比如总统府的老照片相册,孙中山、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木刻版画,带有总统府文化印记的布包、文化衫、明信片等,买的人很多。文艺书店,则主打“媒体人书房”概念,成为广电城里的公共图书馆。无锡的先锋,展厅、讲堂、阅读区、咖啡厅、创意馆、电影区等一应俱全,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既然书店这么难做,为什么还要坚持?在钱小华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书店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设施,也是一个城市的意象。书店的历史,也是城市的历史。我觉得做事情,不在于成功或者失败,关键是能给历史留下点什么。我寻访过世界上很多知名书店,先锋可以说是最牛的,她保持住了跟这个世俗浮躁社会抗争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意识,为读书人提供了一处心灵空间。遇到困难时,坚持走下去的动机,就是当初坚持的信念:做书店是我的信仰,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为我们的城市,留下这么一处文化空间。”有人嘲笑钱小华是那个与风车抗争的唐吉诃德,但钱小华说,为捍卫文化的尊严和自己的理想,他愿做一些人眼里那个不识时务的唐吉诃德。

谈转型

创新,先锋闯入新蓝海

记:坚守,是一种操守。但要想活下去,先锋是不是还要寻找别的出路?

钱:坚守的同时,也要加速改变。守正与创新,并不矛盾。在现在的情势下,不在创新中重生,就在等待中灭亡。在图书销售上给读者以美好体验是必要的,但光靠卖书是没法活下去的,一定要找到新的经营模式。对先锋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一片新蓝海。

记:2008年5月,先锋开始“试水”文化创意产业,几年下来,成效如何?

钱:先锋目前有5家分店,几乎每一家都有“独立先锋”文化创意馆。当初为了申请“独立先锋”这个品牌,前后跑了3年,之后成立了午夜艺术设计公司,专门组建设计团队,从事创意产品开发。你看,这条文化创意长廊有近100米长,纸质书架、个性文化衫、手工玻璃、红色经典布包、艺术相框……5000多个品种的文化创意产品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去年,先锋创意产品销售占比达20%,利润占比超过30%。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要翻一番。

记:对先锋而言,创意产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钱:不做创意产业,书店早就没有了。传统书店向现代书店的转型势不可挡,未来的书店不再是纯粹卖书,而是卖文化、卖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是先锋二次转型的契机,是创业的桥头堡。今后,独立先锋创意馆还要走出去,在商场、旅游景点里独立开店,拉长产业链。

很难想象,一向被视为理想主义者的钱小华,也会说出“后发优势”、“产业集群”这样的现代经济词汇。或许,是竞争的压力让这个人文精神的守望者,不得不入世。尽管如此,钱小华还是时时处处透露出文人的高蹈与风骨。

16年前,这个热爱诗歌的金坛青年,辞掉公务员工作后,孤身来到南京,在太平南路开了一家只有17平方米、10个书架的小书店。此后,做书16年,他说没挣什么钱,不亏就不错了。他用“悲壮”和“沧桑”,描述这16年的历程。虽然他一再说理想,但因为这个词在今天实在罕见,我们还是忍不住再一次追问,为什么要坚守?他说:“书店是能给我带来幸福和感动的地方。打开一本书,就有了光。”这个刚才表情愁苦、略显沧桑的男人,微笑起来,面孔明亮起来。

(摘自《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