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棋牌js6666(官方)app手机版下载


出版的本质

2016年01月27日

每次听到行业里有人说图书是夕阳产业,我都想狠狠吐槽,不喜欢就不要待在这个行业里。可是好笑的是,在中国,十个编辑中,八九个都会这么回答,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十之八九还会在这个"夕阳行业"垂死挣扎,不肯离开。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对出版理想有多大热情,而是因为这个行业安逸、舒服,收入福利也不坏。
 
    我也经常被问到,图书这个产业到底怎么样?提问者大都是还没毕业的学生,有些是来公司实习的。其实我真实的想法,有这种问题的同学基本就不应该来做出版。因为真想做从事出版的人,根本不会提出这个问题。
 
    也有很多人说对这个行业抱有幻想,入行以后觉得很失望,我也真不知道说这种话的人对这个行业有什么幻想,因为我觉得没有丝毫失望。自从大二那年决定要做图书出版,到毕业后辗转几家公司终于进入出版圈,再到在这个行业做了五年多,也许是因为我对这个产业的预期很现实,所以没有失望。那些感叹夕阳产业的人,他们对我这个从重点财经大学毕业的人不去金融、银行赚钱,而来这个山河日下的行业表示不理解,我也对这些有着这么好的入行机会和知识背景的同行对这个行业的毫不珍惜深感震惊。 
 
 
 
    做出版的重要品质
 
    那么现在出版业里做编辑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基本上是没有其他行业工作经验,学历又比较高的文科生。他们从学校一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工作,毕业也就是找一份工作,觉得做出版还算稳定——稳定,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魅力,真是令人悲哀。
 
    有一些是原先想在高校做学术,由于种种原因没留下来,由导师推荐或者其他渠道进入这一行。也有一些是文学青年,会舞文弄墨、文笔不错,觉得做书是个和文字打交道的事,还算可以接受。
 
    并不是说这些人并不适合做书,编辑需要文字功底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以上这些类型中,都缺做出版的重要品质。我认为做书必须要有两大基本素质,一是文化价值追求,二是商业意识,如果再加一点就是热情。
 
    但绝大部分编辑都缺了前两项中的一项。缺少商业意识,只会闭门造车;没有价值追求,只会盲目追逐市场热点。更要命的是,其中很多人两项都缺,他们做书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和考核指标,工作对他们来说只是工作,不是事业。整天喊忙喊累、好像对工作万分怨恨,却又不肯离开,或者说不敢离开。
 
    同时,在这个产业里,很多人对出版的商业意识的理解也非常肤浅,只是简单地将其列为文化价值追求的对立面。有些编辑确实有文化追求,但跟他们说要有商业意识,就180°转弯找那些滥俗的热点题材,以为只要滥俗就是商业点,结果造成大量垃圾库存。当然,这几年的热点书里也不乏这类书。但是这并不是出版真正的商业意识,出版的商业意识是建立在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基础上的,套一句俗话,是必须有社会效应的价值。
 
 
 
    从不同类型的编辑谈编辑工作
 
    总体而言,我认为文学青年是不太适合做编辑的。文学青年虽然喜欢书,但是基本对出版是没有热情的。因为文学青年大都将出版看作退而求其次的工作,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更想自己创作,当然创作好坏另当别论。但这会造成他们对工作眼高手低,觉得屈才憋气,这绝对不是做编辑应该有的态度。编辑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让作品获得更多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自恋意识太强烈的文学青年是做不到的,所以总会看到那些一脸怨气的文学青年编辑。
 
    但是,比文学青年更糟糕的是按部就班型的编辑。文学青年至少有想法,和同样有文艺情结的作者好打交道,如果安下心来,还能走出自己的路子。怕就怕完全没有想法,随便摸到一个题材就乱报选题,有人说市场上的书有八成都没有出的必要,这八成基本上都是这类编辑为了应付任务出的。
 
    现在的出版业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淘汰,越是心思活跃、有进取心的从业者,越难以留在这个产业内,而留下的多半是乖乖听话,对做书没什么想法的人,当然这也和领导的方针相关。不过按部就班的人才也是有需要的,因为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是文字活,需要细致的笔头工作,很多前辈也强调,这是编辑最基本的素养。但我认为,这是必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心思活络、善于捕捉市场热点的编辑往往耐不住案头工作要求的细致,可能在稿子挑错别字方面远比不上按部就班的人。但如果转换思路,发挥这类编辑思维活跃的长处,又会有另一番效果。有些出版社将编辑分为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的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有很多困难,责编可能对于不是自己策划的书不热心,拖慢出版进程。当然这是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来改进的。
 
 
 
    企业文化对于保持编辑工作热情的重要性
 
    我一直觉得,保护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想法不一定都对,但是一定要给他们尝试的空间。在我小小的工作权限范围内,也尝试这么做。读了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明白了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把人当作螺丝钉硬塞入工作岗位的模子里,需要你既是高效的,又是标准化的,并且随时可以替换。
 
    这种标准化的要求对于其他行业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文化产业绝不是如此。这种把人当螺丝钉的情况,在民营小公司尤其常见。我呆的第一家出版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典型的民营小公司。人员流动率极快,老板抱着“换成刚毕业的新人成本更便宜,公司也能运转下去”心态,不珍惜员工,那家公司的同事基本对老板充满怨言。但是我还是认真感激他的,因为这种替换意识让他少有行业门阀之见,使得我这个外行人有机会跨进出版行业。但是这种对待员工的方式确实不可取,对员工没有长期投资培养规划的企业,对自身也没有长期的预期,只能是短期的功利行为。
 
    第二家出版公司是正规的出版社,是一家业界口碑不错的公司,我个人也认为是不错的。它很有人情味,也很多人在这里从年轻一直做到退休,这种能让员工安心下来长期工作的企业文化是急功近利的民营公司比较难见到的,也是做企业的人值得借鉴的。
 
    如果谈缺点的话,就是稳定有余创新不足。在那里遇到了不少对书有感情的好编辑,但是真正大获成功的编辑却寥寥无几。在那里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觉得图书是个不赚钱的活,或者整天哀叹书业“江山日下”。我认为这是一种完全没有抓住出版本质的说法,让人非常愤慨。曾经我在公司一直不敢流露出自己对出版的热情,因为在一片哀鸿遍野中,会被人当作傻瓜。
 
 
 
    出版的本质
 
    出版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用商业利润守护文化价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在大众教育层面,出版具有远胜过高校封闭圈子的影响力;其次,对于作者有最重要的意义。如果说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心,那么出版家就是社会良心的保护人。
 
    最近在读河上肇的自传,河上肇多年来大部分的经济收入都来自于版税,这也是他在受到迫害时能从大学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竹内好在安保斗争后辞去大学教授职位表示对政府的抗议,背后也是因为其著作的版税能够支撑生活。
 
    出版是商业行为,是大众通过购买行为表达对文化的肯定,让知识分子通过著作出版获得经济独立的能力,安心从事独立不违背良心的学术与批判工作。同时,这也意味着当著作和当 局产生冲突时,出版人必须站在作者前面,代替作者承受最直接的压力。
 
    出版人和作者往往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二战期间,苏尔坎普和黑塞等作家共同进退,日本也有过若干出版人受到右翼的暴力袭击,当然,这是出版者的光荣。可是非常遗憾,当下能有这样的认识的出版人鲜有,甚至连出版热情都罕见,能有兴趣已经算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