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棋牌js6666(官方)app手机版下载


出版业存销比达1∶1 业内称问题盘根错节解决非易

2013年03月01日

2月2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图书库存成为出版业越来越重的包袱,库存码洋超销售150亿元,这些无效的“死书”让人忧心。该文一语道破书业繁荣背后的问题,在书业界引起热议。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赵昌平认为,《人民日报》对图书库存高增长的报道是对书业界的及时警告。“但问题盘根错节,解决非易。出版业似乎在重复前几年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自己也意识到,却为大势裹挟,难以自已。”

销售有限 库存飞涨

根据报道,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95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53.59亿元,而年末库存从482.92亿元飞涨到804.05亿元。6年时间,两者的剪刀差从近79亿元增长至150亿元――库存“跑赢”了销售,更多图书只能在仓库中蒙尘。实际的状况似乎更严重,刨去学生课本,存销比(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从账面的1.23∶1拉大到1.77∶1。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郁椿德分析:“1∶1的存销比,对我国出版业而言比较合适。”

华东师大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杰人认为,存销比的现状已经逼近了危险的红线。即便是1:1的存销比也并不理想,一般要控制在这个数据以下。究其原因,销售有限,却过量生产,自然就会产生库存。而这样的生产模式似乎已经是出版界的主流:图书滞销――增加品种――库存加大――图书滞销。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这6年来,图书品种增长66%,销量增加不到4%。

问题复杂 盘根错节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资深图书出版人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但认为矛盾的解决非一日之功。首当其冲的是,图书出版社整体的策划能力、开发能力下降,市面上哪个选题比较畅销,大家就一起跟进。严重的同质化内容的问世,导致大量同一选题的图书被压箱底。但对编辑而言,“叫好又叫座”的原创选题往往一年难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种薄收、薄利多销似乎更为务实。

其次,十多年前形成的书店“寄售制”(卖不出去的图书可以退还出版社)也遭诟病。在卖书这件事上,书店缺乏经营风险,一定程度上养成了销售终端的惰性。书店经常会多多补货,让出版社加印,而卖不出去又退还出版社。另一方面,近年实体书店经营举步维艰,如果让其再背负“死书”“死账”的风险,只有“死路一条”。

账面繁荣 暗藏风险

“有多少读者能说出每年印象最深的3本书?”“过去,内容不好,你出再多的钱,我也不让你出版,现在,这种可贵的文化担当还有没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出版人自问这些问题后,感到痛心。他指出,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达37万种,超越了美国一倍多,但更多是账面上的繁荣,臃肿的库存码洋正是产业亚健康的表征。

《中国图书商报》社长兼总编辑孙月沐认为,阅读人口持续减少、阅读消费长期低迷,也是库存增多的原因之一。另外,有些出版社依附于制度红利,不讲求投入产出比,而讲政绩形象工程,无效库存焉能不涨?

数字图书 尝试新路

实体图书的出版遇到瓶颈,数字图书能否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据悉,当当网已经开出了数字馆,读者可以下载客户端,购买电子书。以莫言作品为例,作家社版的《生死疲劳》纸质版定价39元,当当网售价打了六三折,也要24.60元,但电子版只要6.9元,而且无需运费。京东、亚马逊等电商也都开出了数字图书的售卖。以《盗墓笔记》走红的作家南派三叔日前开了一家网店“南派三叔和他的朋友们”,卖电子书。除了销售南派三叔自己的《藏海花》《沙海》等作品,还有他的好友唐家三少、孟非、陈坤、麦家等人的作品。这种模式让作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大大降低了图书营销的成本。

此外,发展按需出版是郁椿德给出的药方,“按需出版可以实现订单式销售,减少库存风险。”但不少出版人表示,数字图书、按需出版的尝试早已开始,目前仍未探索出成熟完善的产业模式。

(来源:《新民晚报》201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