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沙棋牌js6666(官方)app手机版下载


编辑心目中的N条好编辑标准

2013年02月19日

 做个好的图书编辑,一直是业界热议的话题。如何做个优秀的图书编辑?你心目中的好编辑是什么样的?编辑工作还存在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你在此做了哪些努力?记者一系列问题的抛出,引来了不少图书编辑的热烈回应。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思想理念……无不是编辑们关注的话题。那么,好编辑究竟该是怎样的呢?记者就此捋出了几条好编辑的标准。

标准1:须尽职尽责

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陈浪认为,编辑工作是个繁杂、细腻、严肃、辛苦的活儿,想要做好它,首先得有个尽职尽责的态度。有此,便有了良好的开端;无此,便可能会留下纰漏、不尽如人意。陈浪说,一部书稿,从市场调研开始,到选题策划、选题论证,从邀约作者到初审稿件、文字加工,从封面设计、装帧印制到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程序和过程,都需要责任编辑了然于胸和主要参与,每个细节和环节,都要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否则书出版之后,不是因为预设不到位,就是因为尽心不够多,而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

标准2:须具多种能力

岳麓书社编辑胡宝亮表示,好编辑既要有出色的策划能力,又要有过硬的案头编辑能力,还要有对编辑职业的执著与激情,遇到困难百折不挠。出色的交际能力,能让编辑建立强有力的作者团队;此外,编辑还应有出色的宣传能力,会撰写书评、书讯并有效地发表,可参与策划后期营销活动;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实现专家与杂家的有机结合。

对此陈浪表示赞同。陈浪说,编辑须拥有“三观”能力,即微观、中观、宏观。微观上,要注重细枝末节,比如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一个标题、一句广告语,都要“锱铢必较”。中观上,要把握好一本书的内部结构、逻辑次序,要删繁就简、突出主题;要监制好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内文版式,使之风格鲜明,能较为准确地传递图书信息。宏观上,要做好一本书的前期、中期、后期工作规划,要细分市场,做好市场和读者定位,做好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的相关辅助工作。

标准3:善借他山之石

胡宝亮还认为,多看别的社出版的好书,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努力把握市场需求与学术动向;多与有眼光、懂图书的朋友交流;多参加学术会议,与学者加强联系,增长见识,培养感情;建设好自己的博客和微博,打造学习交流平台。

标准4:能够不耻下问

陈浪编辑的《纳家户旧事》一书曾获第十三届北方十三省市文艺类图书评奖一等奖。他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解决问题。他建议,勤看《咬文嚼字》,勤查《现汉》《辞海》等工具书,勤翻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一些大社名社出版的书籍,“看看人家的设计品格和理念,化为己用。”

如果有些问题由于工具书有限、经验不足、无有案例可循等原因,自己无法解决怎么办?面对记者疑问,陈浪建议,问身边的同行,问退休的老编审,“我甚至还问编订《现代汉语词典》的带我编辑辞书的老师,这样问题往往能够快速解决。”

标准5:应是某个领域专家

出版了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为代表的一批精品图书的潘宏,是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军事科学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潘宏认为,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策划好选题。

潘宏表示,好的选题需要周密的顶层设计,体现策划者的出版思想,能与作者就写作内容展开交流切磋,能规划出好的图书表现形式,能准确定位读者群进而估测市场预期。所以好的图书编辑,应该是专家学者型的,是某一学术领域的专家。

标准6:千万不能是“万金油”

对于业界普遍提倡的编辑应做杂家的提法,潘宏表示反对。潘宏认为,出书是一门大学问。一个从事图书出版的人,长期围绕自己的专业做书,会在自己的领域中声名鹊起,也会形成图书品牌效应,在这方面不乏先例。这也是专业出版社为什么在激烈的出版市场中有竞争力的原因。因此,好的图书编辑不是“万金油”、百事通,不是什么书都能编,什么稿均可以组。一个好的编辑,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要有专业知识积累,要有自觉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决定出版价值方向,知识积累标志图书品位,服务意识体现从业素养。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是好编辑努力的方向。

标准7:对出版事业有四心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孙秀翠认为,好编辑对工作应有四心:对出版事业的热爱之心、为读者服务的责任之心、策划选题的琢磨之心、编加书稿的耐心与细心。孙秀翠认为,只有对出版工作充满爱心、充满激情,踏实肯干,才能作出一番成绩来。

10余年的编辑工作,让孙秀翠深刻体会到,为读者着想,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出版的图书产品才有生命力,才能保持畅销或常销,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以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网络程序设计——ASP》一书为例,孙秀翠介绍说,该书自2004年4月出版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已印刷了27次,销量达28.6万册,并先后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在该书推出的前期,编辑与作者之间通过电话和E-mail多次沟通、互动,花了很多心思去细读读者来信,分析读者需求,琢磨书中案例如何取舍,使该书真正做到了化高深为浅显,形成了教材、光盘和网站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支持系统,从而在目前市场上众多的ASP图书中站稳了脚跟。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2月18日第6版)